重要通知:ag真人平台官方 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理响中国】发挥财经高校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优势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部署要求。财经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ag真人平台官方 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贡献了高校力量。

  财经高校的独特优势

  财经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财经高校因学科属性、实践基础与时代需求的关联性,在理论创新、方法革新和话语建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财经高校作为连接学术与政策的枢纽,既能以经济学方法论革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化,又能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重构理论的解释力,更能在政策实践中检验理论生命力,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使财经高校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财经高校长期深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伴随数字文明的深化,财经高校要不断开拓数字经济哲学、人工智能伦理等新兴领域,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变革。

  财经高校是ag真人平台官方 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其学科设置决定了它与经济、社会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以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为核心的学科架构,涵盖了宏观经济分析、产业政策评估、金融市场预测等核心研究领域。财经高校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对于经济计量、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的深度应用,使得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因此,财经高校能更好地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财经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孵化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将其建设成果应用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财经高校依托经济管理学学科优势,能够更加快速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推动“新财经”学科建设,通过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构建“理论—数据—实验”三位一体培养范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同时,财经高校能更好地对接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通过机制改革破解传统文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困境,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变革,财经高校培养数字人文、国际财经等新兴领域人才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财经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重要集聚地。财经高校人才集聚,本质在于“学科交叉—资源集聚—价值实现”的正向机制。学科交叉吸引多元人才碰撞思想火花,数据资源和实验平台提供创新基础设施,政策实践场景赋予研究成果现实价值,而灵活开放的制度设计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这种人才集聚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还延伸至决策咨询、技术转化、产业实践和国际合作等领域。财经高校基于特色学科形成的人才集聚模式,既有利于构建解释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的复合型人才,还有助于催生引领学科范式变革的学术共同体。

  财经高校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重要辐射地。构建植根中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十分必要。财经高校的经济管理学学科水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往往处于领先地位,理应在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中成为先行者。经济管理学学科研究领域覆盖国际贸易、金融改革、数字经济等全球性议题,这些领域既是国际学术交流的热点,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议题。围绕这些议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既能ag真人平台官方 党和政府决策,也能为全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凭借在研究领域、数据资源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特色优势,财经高校已成为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未来还将在把“中国特色”转化为“国际共识”方面有更大作为,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财经高校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

  实践路径

  聚焦思想引领,推进理论创新。财经高校要把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开展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为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厚植学理根基。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着力推动构建以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自主知识体系。财经高校各学科要将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加强重大项目、重大选题的前瞻谋划,大力支持长周期跟踪研究,力争产出系列原创标志性理论成果,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聚焦中国问题,ag真人平台官方 国家战略需求。财经高校要统筹基础理论研究、面向问题的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成果的相互转换,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和行业战略需求,聚焦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依托学科优势加强财经专业智库建设,支持高端智库和顶尖学者积极发声,形成资政建言共同发力局面,畅通智库成果报送渠道,助力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设,提升ag真人平台官方 国家战略能力和建言献策水平。要大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研究,产出更多具有实践价值的高水平智库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聚焦立德树人,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财经高校要整合育人资源,实施新时代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中国系列”精品教材(课程)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档升级。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教材、系列课程和特色专业(方向)建设,积极构建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要优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支撑、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强化学科交叉和数字赋能,着力培养经济管理学学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后备军。

  聚焦人才支撑,培育壮大人才队伍。财经高校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摆在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教育家精神强化思政引领,着力培养一支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要聚焦重点研究方向,以重大项目为纽带,跨学科、跨学院组建交叉研究团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围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开展长周期持续研究。要创新机制,鼓励支持研究机构和平台以超常规举措延揽人才,赋予其在人员聘任、岗位设置、考核评价和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此外,要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项目化管理,建立联合攻关机制,打造学术共同体,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协同创新体系。

  聚焦知识体系构建,推进组织模式创新。财经高校要围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统筹推进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文化传播等重点领域的谋划布局,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坚持项目、专著、教材、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打破学科边界和组织边界,建立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要探索建立学科学术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制度、特殊支持举措、特殊运行机制,完善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的管理体系,重点破除人员考核、教师评价、经费支持、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加强跨学科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聚焦对外宣介,深化国际交流互鉴。财经高校要积极搭建学术网络平台,汇聚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深入探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意义、方法及路径,交流和推广各学科的创新观点、科研成果。积极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学术精品外译推广,打造国际学术知名品牌。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此外,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升中国在各类国际规则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