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高等建筑教育

高等建筑教育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动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对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主张和重要的决策性建议。本刊导向正确,科学精炼,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

  • 主管单位: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 创刊时间:199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909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025/G4
  • 邮发代号:78-164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ChatGPT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隐忧与化解 刘盛[1];余捷[2] (1-8)

对中国高校平均学分绩点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童小东[1];陆金钰[1,2];范圣刚[1];宛敏[2];张晋[1];邓温妮[1];张吾渝[3] (9-14)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三链协同+四力驱动”课程体系构建 叶堃晖[1];彭铭梨[1];刘俊颖[2];傅晏[1] (15-22)

“六位一体”视角下新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刘伟[1];黄青呈[1] (23-31)

基于OBE的课程目标全过程达成情况评价方法与实践——以科技与专业外语课程为例 陈鑫[1];刘聪[1];李启才[1];凌志彬[1] (32-40)

专业认证视角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探索与实践 卢黎[1];谢强[1];郑妮娜[1];王志军[1] (41-49)

多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长江大学土建类专业为例 肖桃李[1];折海成[1];丰燕[1];朱国庆[1];黄向阳[1] (50-57)

“双碳”目标驱动核电站建设交叉学科发展研究 王雨竹[1];贺敏[1];王莹[2];宋伟[2];潘蓉[3];侯钢领[1] (58-65)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工科课程探索与实践 丁研[1] (66-72)

新工科视域下工程伦理教学困境解决对策及教学模式设计 王传林[1];吴鸣[1] (73-84)

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模块化案例教学模式 王璐琪[1];冯为民[1] (85-90)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火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王卫永[1] (91-99)

“国土空间规划+OBE”导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优化研究 白淑军[1];黄梦石[1];卞广萌[1] (100-106)

面向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基础工程教学改革研究探索 陈炜昀[1];黎学优[1];林凯荣[1];黄林冲[1] (107-112)

设计创作类课程在线学习情绪模型建构和教学优化策略 曹阳[1];陈科平[2] (113-119)

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建筑学教学模式探索 李鹍[1];姚柯吉[1];李文雅[1] (120-126)

教具在建筑结构抗震教学中的应用 潘毅[1,2];张兰林[1];刘方琳[1];张昊宇[3] (127-135)

建筑3D打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何春[1];陈珂[1,2];骆汉宾[1,2];贾倩[2];周诚[1,2] (136-143)

以“发展”为核心的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理念与实践 姜宝石[1];董金爽[1];罗立胜[1];谢朋[1] (144-148)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周素霞[1];郭振坤[1] (149-155)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以武汉工程大学工程地质实习课程为例 舒苏荀[1];杨志权[1];周春梅[1];吴巧云[1];陈旭勇[1];皮康[1] (156-161)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周杨[1];孔纲强[1];陈永辉[1] (162-169)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梁炯丰[1];严幸钰[2];程丽红[1];何春锋[1] (170-177)

《高等建筑教育》2024年总目录 (178-18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