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教育:科学课
The Science Teaching
曾用刊名:科学课:小学版;小学自然教学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85年,刊物坚持以“继承、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科学》教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使刊物具有“案例性、典型性、普遍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目前,所有编写《科学》教材的出版社都加盟协办刊物;多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担任刊物的的顾问,使刊物更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该刊是每一所开设科学课的小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刊物。
-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3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33/G4
- 邮发代号:38-327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8期
“物质的变化”单元跨学科教学实践
贾杰[1]
(5-7)
自然日记——科学教材的经典传承
孙龙[1]
(8-10)
巧借科普剧助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以《食物的旅行》一课为例
夏晓峰[1]
(11-13)
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项目实践探索——以“洁净的水域”项目为例
周艳琼[1]
(14-16)
“船的研究”单元项目化学习策略初探
包卫英[1]
(17-20)
小学科学即时性复习策略
舒俊波[1]
(21-23)
智能学习平台支持的“茶韵满园”项目探索
杨鹏勇[1]
(24-26)
《漂浮的船》教学片段与评析
任莹[1];蒋立朝[1]
(27-29)
《昼夜的交替》教学片段与分析
田春丽[1];杨春娜[1]
(30-3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昆虫》
尹冰[1]
(32-34)
“船的研究与创意设计”项目化教学实践
黄鑫[1]
(35-39)
例谈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张涛[1];焦雪清[2]
(40-41)
高效科普阅读的指导策略
严云华[1]
(42-45)
基于数学模型深化理解科学问题——以《我的身体“谁”做主》一课为例
杨汉芹[1];戚佳莹[1];陈广莹[2]
(46-48)
浅析“童创未来”项目的五大支柱
杨春晖[1];凌华华[2]
(49-52)
基于深度思维教学《刺激与反应》
李存代[1]
(52-54)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态教育新思路
黄斌[1]
(55-56)
科学课堂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
刘欣[1]
(57-58)
科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
曾倩颖[1]
(59-61)
光苞蓟
芦辰誉[1]
(61-61)
小学科学“三段式”特色作业探索
陈玉艳[1]
(62-64)
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问题链设计
丁言君[1]
(65-68)
小学科学课堂表现性评价策略——以《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一课为例
陈花[1]
(68-70)
“四维”推进:工程实践活动的序列进阶——以“设计我们的小船”系列活动为例
江海荣[1]
(71-76)
鹅掌楸
夏伊然[1]
(76-76)
基于“系统与模型”教学《血液循环》
康欣瑜[1]
(77-80)
日照观测仪的制作与应用
聂锦新[1];莫春荣[2]
(81-82)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教具改进
王朝君[1];赵琼琼[1];张旭梅[1];叶超[2]
(83-84)
教师科学态度的国际研究综述
安奕[1]
(85-89)
模型建构、解释及预测系列(4):气球悬停问题
高云峰[1]
(90-92)
世界首份月背样品1935.3克
(93-94)
建瓯萌宝家里探究材料吸水性
田芳
(95-95)
秭归开展“生动课堂”送教下乡活动
吴翠萍
(95-95)
历城六中立足校园开展自然观察
秦秀赟
(96-96)
状元里小学开展“种桑养蚕”项目学习
王斌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