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青年研究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
简 介:《当代青年研究》自1981年创刊以来,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伴随着中国青年研究历程,凝聚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扶持了一大批社科新人,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坚实阵地和重要平台。今后,编辑部继续坚持“反映多种学科和各个领域中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为繁荣理论和推动实际工作ag真人平台官方 ”的办刊宗旨,达到“贴近青少年、普及社科知识、提供实践指导”的工作目标。
- 主管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178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221/C
- 邮发代号:4-551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双向互动
陈思宇[1]
(1-4)
在文化传承和守正创新中坚守青年编辑的时代使命
朱颖[1]
(5-9)
青年学者的研究旨趣、困境挑战与学术使命——以“社会学”为例
黄永亮[1];杨笑宇[1]
(10-13)
“i人”还是“e人”:青年MBTI社交符号互动、冲突与引导
宋一婷[1];秦一鸣[2,3]
(14-26)
身份建构还是身份危机?MBTI的流行与青年的自我认同
陈新民[1];曹畅[1]
(27-39)
当情感成为商品:虚拟陪聊的情感劳动、不稳定管理与情感消费
卢燕璇[1]
(40-51)
媒介物质性视角下跨世代留守儿童家庭的情感实践
吕山[1];李熠[2]
(52-65)
弱筛选机制与研究生教育回报的异质性
何蛟龙[1]
(66-78)
家庭友好政策能提升青年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吗?
谭灵芝[1];韦文琴[1]
(79-91)
骑行流浪:心态疗愈与青年生活世界建构——以“徐云流浪中国”为例
佘国梁[1]
(92-103)
拟人化消费逻辑的再生产:对青年养宠行为的反思
李钧鹏[1,2];杨太文[3]
(104-113)
“重建联结”:当代美国青年的困境与契机——哈丽特·弗拉德访谈
郭燕平[1];郑雪美[1]
(1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