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当代传播

当代传播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17)、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当代传播》创刊于1985年5月20日,全年出版6期(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期刊以展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演进规律、揭示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内涵、推进新闻传播理论创新为宗旨,探讨新闻学术理论、关注新闻实践、追逐前沿新闻传播理论成果。期刊开设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本期关注、热点透视、传媒观察、探讨与争鸣、传媒产业、环球视野、传播法治研究、新媒体、应用研究等栏目。近年来刊发的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新疆新闻奖,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

  • 主管单位:新疆日报社
  •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鸿园北路50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322
  • 国内统一刊号:CN 65-1201/G2
  • 邮发代号:58-155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实践新闻学与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创新 王润泽[1] (1-1)

中国互联网30年:研究轨迹和学术记忆——基于CSSCI论文(2000-2023年)的研究 丁柏铨[1];白云[2] (4-11)

论平台世界的崛起 胡翼青[1];方婕妤[1] (12-17)

技术赋能的出海之路:虚拟偶像的准社会交往研究 杨名宜[1];董佳宜[1];喻国明[2] (18-25)

作为实践主张的流量逻辑——数字经济的阐释视角 王建磊[1,2];张延[3,4] (26-31)

如何治理虚假信息?——基于社会技术共构理论的探究 陈梦[1];刘可[1];郭卓[1] (32-37)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参与革命的媒介实践研究 李欢[1];邓绍根[2] (38-44)

重访涂尔干:作为道德秩序的新闻 刘大为[1];曾文静[1] (45-50)

“数字情感资本”:一种网络社区的联结价值 曲飞帆[1,2];付志惠[1] (51-56)

媒介技术的解放:新移动范式下青年数字游民生活实践——基于安吉数字游民公社的线索民族志研究 严功军[1];李晓轩[1] (57-61)

“饭圈”现象中网络与现实舆论场的表达对比研究 朱润萍[1];李宛蓉[1] (62-68)

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研究论纲 丁晓蔚[1];王青[2] (69-73)

说服中的AI与人类:个性化与产品类型在不同主体下的表现对比 潘文静[1,2];郑可意[2] (74-80)

共情·共意·共创:虚拟空间中的具身在场与互动叙事 周茂君[1,2];延怡冉[2] (81-85)

社交媒体中基于UGC结构的公共叙事机制研究——以网红城市的话题讨论为例 朱雅婧[1];曹锐[1] (86-92)

作为隐喻的“新闻荒漠”:数字时代地方新闻业的重新想象 王雅妮[1];白红义[2,1];金璐瑶[1] (93-99)

信息盲区与“三网融合”:农村政策传播整体网的结构性分析 王依乔[1];刘千才[2] (100-104)

如何从文化误读走向文化共情?——基于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田维钢[1];郎玉茁[1] (105-109)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智能化影像传播研究 李明文[1];梁雯蕊[1] (110-112)

冬野·帕米尔 刘江斌 (113-113)

年轮·哈密小南湖 潘松 (113-113)

传媒幽默 (114-115)

马占彪油画作品选 马占彪 (116-1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