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研究
Wushu Studies
曾用刊名:搏击
简 介: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 主管单位:山西省体育局
- 主办单位:山西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0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3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7/G8
- 邮发代号:22-86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2期
西南:认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又一个视角
杨祥全[1]
(0-0)
沙氏武术研究
杨祥全[1];沙俊杰[1]
(1-5)
沙氏武术传承口述史研究
陈宇红[1];伊逸佳[1]
(6-8)
民族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孔雀拳和泰拳的比较研究
张立国[1];郑清文[1]
(9-11)
虚幻与真实:武侠文学作品里的西南地区武术世界
王筱磊[1,2];杨祥全[1]
(12-14)
古滇国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
李莹[1];孙新超[1];李雨衡[2];李志宏[3];王宇敬[4];邵杨[5]
(15-18)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沙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冼慧[1]
(19-21)
傣族孔雀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武帅[1]
(22-23)
“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省少数民族武术促进东盟文化传播与软实力构建
靳志鑫[1]
(24-26)
西南地区武术文化特征研究
刘丹凤[1]
(27-29)
由“术”至“舞”:云南景颇族刀舞文化嬗变研究
涂世吉[1];冯强[2];燕鑫[1];张妮[3]
(30-33)
练为战:云南邹家拳研究
杨嘉怡[1];马剑[1];杨祥全[2]
(34-36)
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省武术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吴南鑫[1];顾世辉[1]
(37-39)
巫舞文化滋养下的纳西东巴武术
旦史次尔[1];罗海斌[1];尹振源[1]
(40-42)
媒介形象建构视角下峨眉武术的女性力量
白一彤[1];罗海斌[1]
(43-45)
新质生产力赋能峨眉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困境与策略
陈辛莉[1];王航平[1]
(46-48)
西南地区民族武术共有共享文化符号解读——以板凳作武术器械为例
殷丞嘉[1,3];徐泉森[1,2,3]
(49-51)
朝鲜半岛角抵戏考
袁晓辉[1];蔡艺[2];刘骞[1]
(52-54)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群众武术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成因与对策研究
周伟[1]
(55-57)
盘山北少林武术口述史研究——基于第四代传承人刘胜英的口述
王磊[1];刘雅媚[2]
(58-60)
“调身子”:武术技能掌握与否的黄金分割点
樊晓佳[1];段丽梅[1]
(61-63)
海外维和行动中的中国武术传播探究
杨坤[1]
(64-66)
民国时期大枪武艺代表性文献史料研究发微
夏一帆[1];彭国强[2]
(67-69)
雅俗共赏:当代太极拳媒介形象建构的审视及成因解读
田展玮[1]
(70-72)
国际武术赛事效益提升路径研究
王震[1]
(73-74)
太极类运动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
杨建英[1]
(75-77)
普通高校太极拳课程高质量发展与课程思政体系探索研究
饶日忠[1]
(78-80)
高校武术课程“多元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动商水平的影响研究
徐小利[1];曹庆华[1];才青[1]
(81-83)
文化自信视域下学校武术教育的核心要义与路径指引
王历[1];施莹[1]
(84-87)
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太极拳教学策略探究
盛杰[1]
(88-89)
文化润疆视域下武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关鹏[1];马野[1]
(90-92)
融合与创新: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徐重午[1]
(93-95)
新时代高校武化教育的目标设定及实施策略研究
郭通通[1];周万辉[2];于明礼[3]
(96-99)
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探析
凌安[1]
(100-103)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大学武术教学理论探究
段钧[1]
(104-106)
西南地区农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朱亮[1];张亮[1];郭米会[2]
(107-109)
“健康第一”理念下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
汪绍武[1];郭文慧[2]
(110-112)
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研究
郭梦瑶[1];袁安发[2];郭振华[2]
(113-11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
邢文涛[1];龙邦[2];何智强[2]
(117-119)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试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辨析、现实审视与发展策略
葛肇祺[1];张俊[1];陈迪[1];吴开霖[1]
(120-123)
乡村振兴视域下景颇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与发展路径选择
谢雨宁[1];彭老大[2]
(124-126)
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塔吉克族马球传承与保护研究
凯西甫拉江·卡迪尔[1]
(127-129)
江苏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测的现实意义及优化路径
张大志[1]
(130-133)
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组织的运作与发展研究
薛莲[1]
(134-136)
击剑运动力量训练与基本技术的结合及运用
刘娜娜[1]
(137-140)
贵州“村超”赛事助力乡村体育发展的意义、经验与路径
任仕广[1];孙焱[1];田奔奔[1]
(141-143)
教学学术视域下体育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陈美杉[1]
(144-147)
基于皮尔逊相关性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策略研究
石多多[1]
(148-150)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中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谢丹[1]
(151-153)
体教融合视域下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李金涛[1];王新雷[1]
(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