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民俗论丛 集刊
简 介:《北京民俗论丛》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ag真人平台官方 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 主办单位:北京民俗博物馆
- 创刊时间:2013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北京市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卷首语
(0-0)
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史略
李好[1]
(1-10)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风陵文库”藏汉籍民歌俗曲述略
周玉波[1]
(11-26)
客家民间故事与赣南客家人生育观念探析——基于江西赣县赣江村的田野调查
韩源[1];龚奎林[1]
(27-39)
四川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祈禳
罗曲[1,2]
(40-49)
风险社会中的身体实践——以华北“换人”仪式为例
张赵[1]
(50-62)
陕西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探究
林家缗[1]
(63-73)
文化遗产学视角下的南京明城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为中心
高睿泽[1]
(74-90)
中医药商业活动发展探源——兼论近代传统中医药老字号的经营理念与品牌意识
褚聪[1]
(91-107)
池州清溪妙因塔考析与病害防治
何翔彬[1]
(108-120)
传统中医药招幌形式与文化内涵探析
何菲菲[1]
(121-134)
济世仁心 大道中和——“清代万顺和、万利和药铺招幌”看清朝时期老药铺经营文化
冯阳[1]
(135-151)
论汉代“天柱”图式的多样性——从汉晋“摇钱树”定名问题谈起
张宣逸[1]
(152-171)
饶平东里“陈圣王报”信俗由来与流变
刘涛[1,2]
(172-185)
试论永宁土司地区土地契约文书的类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永宁土司地区土地契约文书研究
李游[1]
(186-198)
忠贞与惩戒:中西民间文学“人化石”母题研究
陈万洲[1]
(199-213)
长命锁项饰浅谈——以北京民俗博物馆藏清代长命锁项饰为例
周鼎[1]
(214-232)
魏晋南北朝狐故事研究——狐的人形化
何冲[1]
(233-250)
日本学界中国西南地区研究的他者视野——以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为例
刘岩[1,2];王晓梅[1];陈羽萌[1]
(251-263)
从中医药文物看药王信仰的当代价值
和佳乐[1]
(264-275)
从中医药文物中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以北京民俗博物馆藏品为例
王路平[1]
(276-289)
门神文化的流变与发展
贾娟[1]
(290-300)
汉代冬中寒食节与冬至节关系考辨
马荣良[1]
(301-308)
浅谈文物中玄宗游月纹的文化共通性
何扬[1]
(309-322)
《北京民俗论丛》征稿
(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