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素质教育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简 介:《西部素质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指导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教育界,以“重点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动向与经验,打造西部地区素质教育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进步”为办刊宗旨,恪守“追踪教育研究前沿,关注教育实践热点,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教学信息,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办刊理念,旨在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乃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研究成果,搭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素质教育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开展高端研讨会、专家约稿和论文征集等活动,为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交流实践经验、互通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
- 主管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71号19号楼10-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基于学生应急处理能力培养的轨道交通专业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
都娟丽[1,2];曾海军[3];张威[4,5];陈潇[1];徐炜[1];董彦[3]
(1-4)
产出导向法视域下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石发德[1];魏庆[1]
(5-8)
基于虚拟仿真和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马雪莲[1];崔敏[1];姚伟[1];崔爽[1]
(9-12)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
王青旺[1];杨玲[1];罗朝阳[2];宋健[1];沈韬[1]
(13-16)
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智能车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崔勇[1];吴少华[1];屠春娟[1];黄晓华[1];张丽[1]
(17-20)
虚拟现实技术视角下岩石力学相关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张岩[1,2];常启昕[1,2];陈国庆[1,2];陈猛[3];闫长斌[4];高美奔[5]
(21-24)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李文姿[1];杜秋霞[1]
(25-29)
2001—2023年我国传统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基于CiteSpace
闫国跃[1];温清杰[1];符标芳[1];马艳[1];李彤[1]
(30-3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药品储存与养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袁志学[1]
(34-37)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评价研究
王鑫垚[1]
(38-42)
PBL示教模式在临床专业本科生心肺复苏示教课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姚岗[1]
(43-46)
新工科范式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探索
贾登峰[1];余丽云[1];王斌武[1];徐道芬[1]
(47-50)
基于推拉理论的海南省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黄琳[1];冯康乐[2];黄秋怡[2];徐鸣蔚[1];张一诺[1];邱蕾[1]
(51-54)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张宇晴[1];周彦波[1,2]
(55-58)
高校劳动教育改革的现实困境和行动路径——基于情景学习理论视角
陈曦[1];谭诗婷[1];韩冰[1]
(59-62)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郑国萍[1];张天媛[1];吴昊[1];吴泓枰[1];王香玉[2]
(63-66)
’00后理工科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朱建芳[1];谢吉仁[1];张百乐[1]
(67-7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究
周玲玲[1]
(72-76)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范文娜[1];杨亚萍[1];王晓瑜[1];张世超[1]
(77-81)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李莹莹[1]
(82-86)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动量定理教学为例
王艳[1]
(87-91)
“温病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叶梦怡[1];周波[1];马丽[1];师小茜[1];牛阳[1]
(92-97)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路径
潘小玲[1];魏国平[2]
(98-102)
面向自主探索思维培养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以贵州大学为例
张镇勇[1,2]
(103-106)
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策略
丁晋利[1];穆艳华[1]
(107-110)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困境及改进策略
李剑锋[1];田宇[1];王磊[2];刘进福[1];朱和军[1]
(111-114)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和实施路径探究
白利兵[1]
(115-118)
基于创新思维与行动逻辑培养的创新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邓原[1];皮家玉[2];王玻[3]
(119-122)
应用型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路径
唐嘉[1]
(123-126)
高职高专中医技能教学探索
张训浩[1];苏绪林[1];沈梦玥[1];谢雨君[1];杨勤[1];莫长忍[1];吴巧[1]
(127-130)
云南某地区中职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明会[1];王舜[1];高艳艳[1];董举霞[1]
(131-134)
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法探究——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
梁骁[1];许培东[1];崔元甲[2];王鹤天[3]
(135-138)
中学教育理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
周春丽[1];冯会会[1];杨会静[1];周兴[2,3];张晓[4];孟凡龙[5];李若晶[1];刘伟敏[1];陈梓萱[1]
(139-142)
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
于鲸[1]
(143-146)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思考
占前福[1];陈春女[1]
(147-151)
Hadoop大数据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李丽丽[1];陈久玲[1];滕艳平[1];王艳春[1];刘相娟[1]
(152-155)
基于OBE理念的基础日语在线教学实践
杨丹[1]
(156-159)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姚琴芬[1]
(160-16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杨光艺[1];陈青青[2]
(164-168)
基于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考
张雪[1];张丽娟[1];张小玲[1]
(169-172)
5E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陈传兵[1];何建峰[1];王涛[1];李熙灿[1];朱丽萍[1];龙泳伶[1]
(173-177)
与专业结合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郭东琴[1];卫正统[1];李霞[1]
(178-181)
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对策
李媛[1,2];汪永臻[3]
(182-185)
基于AGIL模型的职教本科发展策略
杜晓岚[1];张磊[2];成小娟[3]
(186-190)
基于“农具”玩教具开发的高职“幼儿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探究
熊敏[1];冉芳[1]
(191-194)
基于技术能力提升的专本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以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例
李锐[1];韩勤[2];冯莉[3];林俊辉[4]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