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比较文学 集刊
Contempora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21-202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7-201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当代比较文学》是一本综合学术辑刊,创刊于2017年,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协办,每年出版两期。 该期刊主要聚焦于近年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研究热点和前沿讨论,旨在广采国内外学术方家的弘论与青年学者的新锐之思。其名称中的“当代”二字体现了对学科新生长点、前沿问题的关注,寓意着瞻今追古,反思现代性的当代学术取向。
- 主管单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 主 编:陈戎女
- 创刊时间:2017
- 出版周期:半年刊
-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2-0786-5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编者的话
陈戎女
(0-0)
方言翻译的诗学与政治——“十七年”时期文学译介中的方言取舍
操乐鹏[1]
(3-21)
译者显身与跨文化生成——论德国诗人对中国《沧浪诗话》的英语翻译
钟厚涛[1,2]
(22-38)
缪尔夫妇对卡夫卡作品的译介与影响研究
朱燕秋[1]
(39-61)
孟京辉及其对达里奥·福《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改编
费莱丽[1];杨和晴[2,3];闫天洁
(65-109)
荒诞在左,现实在右——孟京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跨文化戏剧改编初探
胡佳敏[1];刘军茹[1]
(110-127)
易卜生戏剧在日首次演出前后——关于日本明治时代戏剧现代化问题
毛利三弥[1];赵雁风[1]
(128-147)
解读张爱玲心声的汉学家——金凯筠教授访谈
黄华[1]
(151-165)
海外华文文学的流散经验与故国记忆——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山眼访谈
刘燕[1,2];山眼
(166-181)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期的《中国比较文学通讯》及其学术价值
边明江[1]
(185-209)
多元主义的渴望——分析美学艺术批评理论的困境
罗伯中[1];李帛雨[1]
(210-226)
对抗与发挥——林语堂、梁实秋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接受
姜智慧[1]
(227-249)
迟来的热闹——论“亨利·詹姆斯热”与作者的退场
张帅东[1]
(253-272)
鸽翼引领太阳照常升起——亨利·詹姆斯对海明威早期创作的影响
徐昊[1];冀爱莲[2]
(273-290)
忆杨周翰先生
陈纳[1]
(293-307)